阅读历史 |

第179节(3 / 4)

加入书签

到中学,不论他怎么努力,学习成绩一直搞不上去,母亲在家里讲他,到外边也讲他,大院和街道的人都知道两口子生了一个智商低于八十的儿子,前天母亲到学校吵闹,威胁校长给他换班,他上的学校是一中附属初中,两个学校挨在一起,这下高中、初中学生都知道两口子生了一个低智孩子,他们回家跟家长学,离全市市民知道他笨不远了。

冯远洋心里十分痛苦,却装作不在乎,没心没肺上学,跟新班的同学们一起玩,同学们好奇问他,母亲是大学教授,父亲是局长,他咋没有遗传到父母的智商,冯远洋马大哈说母亲生他,忘了把他脑子生出来,同学们哄堂大笑,冯远洋跟着他们一起笑,笑容却没有温度。

原来他并不是笨,他只是不擅长学习,他擅长写作。

小伙伴终于发自内心笑,孔晨离开座位,跳起来一只手搭他肩上,一只手落在他头上,揉他脑袋:“听到了。”

冯远洋眯眼嘿嘿笑。

孔国贤的手搁在桌子底下朝林北竖大拇指。冯远洋住他家,只要他和宋晴出现,孩子就会朝他们笑,笑的次数多了,他俩发现孩子每一个笑容一模一样,像是机器印刷出来的一样,他和宋晴看着难受,想跟孩子谈谈如果他不想笑,就别笑了,又怕孩子胡乱想,最终什么也没说。

没想到这个问题被林北解决了,孔国贤十分佩服林北。

他在孩子身上看到了他前世的身影,林北抿唇笑。

两人不说话,赵群宏狠心打破宁静:“老孔,党报、本土报社同时报道个体户,不是一笔带过,而是用一个版块写个体户,上面这是要干嘛?”

他了解到的情况是党报和本土报社同时报道个体户,纯粹是阴差阳错,市委今天上午开会总结这次比赛,谢百青认领了他动员个体户给选手们发放葡萄糖、一网兜橘子,随后市委认领了他们透露给报社市委接下来的工作是帮助个体户健康发展。

他从区长周丁那里得到消息,市委有意集中资源推一个个体户当淮市个体户的活招牌,林北和黄益民误打误撞出现在三家报纸上,晚报和晨报写那样的话题,他们在搞事情,一些握笔杆子的人估计已经写好文章投稿省报继续搞事情,新世界礼品商店将出现在全省人民眼里,不出意外的话市委一定推林北三人,林北不是本市人又如何,谁能像他一样在全省扬名!

孔国贤预感下年建老年食堂的项目会落到林北手里。

一切没有下定论之前,孔国贤捡着能说的说:“七六年,知青陆陆续续回城,城里无业人群的数量猛增,无业人群多了,激增了犯罪率,咱们区的监狱都快装不下人了,每个月我都会收到两三张出狱人名单,天天安排人跟踪他们出狱后的状况,咱们街道人手快不够用了,其他街道跟我们街道差不多。

我们向上面反映,上面一直拖着不处理,我听说市公安局局长拿着一份这些年犯罪率统计图闯入市委,质问市委三件事,第一件事就是……”

说的正兴奋的孔国贤瞥见黄益民,他哑声了。

“第一件事是黄科长任人唯亲,唐局举例唐猛公安学院毕业,学的是侦查,徐要要小学门门不及格,打着黄科长的名号上了初中,在初中欺凌同学,曾打断同学的双腿,他初中毕业竟进了余淮镇派出所,唐局质问黄科长徐要要怎么进余淮镇派出所的,又质问黄科长徐要要是怎么一路升迁到榴城街道派出所的。”黄益民替孔国贤说出来。

“总之,唐局三连问之后,市委紧急召开会议,”见黄益民一脸无所谓,孔国贤继续说,跳过了市委为了遮羞召开会议,说,“会议有三个内容,成立调查组调查黄科长,整顿队伍,讨论怎么减少犯罪率。最后一个内容,他们讨论出了结果,就是鼓励无业人员当个体户,增加就业率,犯罪率自然而然会降下来。”

“不会过个月,就没有消息了吧?”赵群宏探身问。

“不会。”孔国贤笃定道。因为唐猛,唐局盯上了市委、静贤区,又因为唐猛,江安区和静贤区关系紧张,周丁盯上了静贤区,静贤区是淮市文化中心,大哥带上小弟盯上它,市委不整顿队伍,不把林北三人推到省里,告诉省里他们市有在认真工作,有在努力发展经济,万一从南边战场退下来的“二愣子”唐局一言不合掀了静贤区的老底,作为唐局小弟周丁肯定递弹(药),市委在省里丢脸就罢了,还可能丢脸丢到外省,他们可不得搞出大动静吸引众人目光,阻止大家看“二愣子”扬灰。

闻言,赵群宏盯上了林北、黄益民。

林北、黄益民:“……”

虽然赵群宏不知道具体咋回事,但他预感到两人误打误撞摊上了好事。

赵群宏都笑出褶子了,举起酒杯:“我们来自各行各业,聚在一起全靠缘分,为这份缘分,为我们的友情干杯。”

“干杯。”赵群宏的下属们放下筷子,站起来举杯。

林聪捞汽水瓶,举起来大声说:“干杯。”

林北敲他额头,笑着站起来和大家喝一杯。

中间续了两次菌菇鸡,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